文章归档
二月 2019
一月 2019
九月 2018
七月 2018
- 【蓬国评论】逼捐吴京,你就“德高一尺”了吗
- 【蓬国评论】“老师抄学生论文”,连底裤都不要了
- 【蓬国评论】“魅力中国城”别变成“威力中国城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李文星死于“穷逼”?时评已由“脑残体”沦为“心残体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李文星案:“不死人不重视”已成套路
- 【蓬国评论】韩春雨被撤稿,但他将“笑到最后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吴京火了,但也要尊重别人的“拒演权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高校建景区是“有机结合”还是“投机苟合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服务群众应该发扬“满意拍”精神
- 【蓬国评论】警车撞死村民,官方通报岂能语焉不详
- 【蓬国评论】徐峥打人咋还“无理声高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比“热倒人”更可怕的是“热倒你活该”
- 【蓬国评论】空气质量岂能“选择性比较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租购同权”何必急于入法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最后一个下车”彰显“殿后”精神
- 【蓬国评论】老教授控诉教育乱象“当天见效”是一出讽刺剧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滴滴报警”,我看行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租购同权”是一场瞎折腾
- 【蓬国评论】处理“领导就是有特权”岂能“掐藤保瓜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健身场地不足”岂成暴走团“乱走”理由
- 【蓬国评论】人为纵火不是常熟火灾惨案的全部理由
- 【蓬国评论】女大学生用账单求救不是“机智”是“幸运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我祝你不幸并痛苦”是致命的毒鸡汤
- 【蓬国评论】交警连续工作百天倒下,敬业需要“牺牲”吗
- 【蓬国评论】百度自动驾驶:法律和生命都得为“创新”让路?
- 【蓬国评论】县委书记为何“文字不能自理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女性车厢是一种“伪文明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人生实苦,愿“清华温度”能带动“制度温度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走向素质教育,不妨先从“鞠躬”做起
六月 2018
- 【蓬国评论】应该“让领导先走”还是“让孕妇先走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一年280多场会,开会咋成了干部“主业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没有舆论倒逼,何来于欢案改判
- 【蓬国评论】为保姆纵火辩护是“仇富”更是“纵弱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生命绿灯”是温暖人心的明灯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照人不照己”的道德完美主义当休矣
- 【蓬国评论】为佛山“眼镜哥”马路救人点一百个赞
- 【蓬国评论】猥亵伴娘不是“婚闹”是“法闹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谴责路人冷漠,你就不是“路人”了吗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毕业照靠PS”不是“技术问题”
- 【蓬国高考作文】高考不可怕,可怕的是向高考低头
- 【蓬国评论】游客踢断万年钟乳石要不要“拉黑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女博士机场打人,有必要“赶尽杀绝”吗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端午不能说快乐”就是“作”
- 【蓬国评论】留学生有“言论自由”没有“辱华自由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官员“装儿子”始于小学生作文“套路深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衡水中学高薪招聘,伤的不是公平是奶酪
- 【蓬国评论】别让作文套路“套牢”了孩子“这一生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最严禁钓令”是一种“好心作恶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女子为父追凶20年,警察“去哪儿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有偿替课”与“自律委员会”:莫让大学成“鸡肋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面对恶母踩踏幼女,莫以法律之名“拔高”道德
- 【蓬国评论】洗洗睡吧,39岁法国总统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最美杜鹃”岂因烧烤而“折腰”
- 【蓬国评论】琼瑶阿姨不该永远活在“琼瑶剧”中
- 【蓬国评论】抹黑一个徐晓冬,洗白整个武林
- 【蓬国评论】拿“核弹”耍太极,马云你真能扯
- 【蓬国评论】洗洗睡吧,太极终究是用来“耍”的
- 【蓬国评论】范雨素的“鸡汤价值”远大于“文学价值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高铁盒饭错不在“暴利”而在“暴力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让造假来得更猛烈些吧,我们不在乎!
- 【蓬国评论】对比《西游记》,《人民的名义》还是太粗糙
- 【蓬国评论】一个王宝强,证伪全世界
- 【蓬国评论】一人推倒一堵墙,王宝强你是推土机吧
- 【蓬国评论】拿王宝强来证明“社会流动”,脑子“进水”了吧
- 【蓬国评论】10岁当公安,教人如何“心安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被驱赶乘客为越南籍,就该“庆幸”吗
- 【蓬国评论】美联航赶客事件,别拿“规则”说事
- 【蓬国评论】达康书记是“好官”,但也有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
- 【蓬国评论】保监会主席落马:反腐败不能靠“清官崇拜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给长颈鹿看的”公交站牌岂止是奇葩
- 【蓬国评论】媒体的问题不在“失焦”而在“失真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豪华陪嫁”事件,纪委岂能“不介入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普通员工”逼村民下跪,就能 “普通看待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瞒报人命不是“造假”是“造孽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校长脱女生裤子,被“猥亵”的何止千百人
- 【蓬国评论】济南公安怼网友,究竟谁是那头“驴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,岂能以法律之名辱法欺民!
- 【蓬国评论】为高房价熬“鸡汤”,还能更无耻吗
- 【蓬国评论】西安问题电缆的“问题”不在电缆
- 【蓬国评论】49天死20人,“托养中心”岂成“脱氧中心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房子是用来“住人”,不是用来“逐人”的
- 【蓬国评论】房子和爱都不是最重要的,“鸡汤”才是
- 【蓬国评论】来来来,喝下“奋斗”这锅鸡汤
- 【蓬国评论】高房价把人逼走,算哪门子“历史的优化选择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天气预报可以“不准”不能“漏报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刹住医生“逐利”和教师“逐分”的惯性
- 【蓬国评论】治理大气污染要“大气”一点
- 【蓬国评论】打假要“往死里打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医生的问题不在“缺德”而在“缺得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药价虚高少不了医生吃回扣的“功劳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丽江,别把一手好牌打成烂泥一滩
- 【蓬国评论】为医生累倒点赞,是“正能量稀缺症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证监会的职责是监管,不是扣帽子
- 【蓬国评论】“你最好永远别来!”,丽江官微何来“官威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骈体文该“熄火”了,云南不能总在练嘴上功夫
- 【蓬国评论】市长用“骈体文”演讲,是一场不折不扣的“秀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严禁官员打麻将,是“文件战胜法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杨振宁“归国”不该抹黑,但也别“为尊者编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正定局长“霸气”源于纪委“泄气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云南究竟有几只“有缝的鸡蛋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袭警可“私了”,法律姓“私”吗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新衙门作风”是一股新“腐败风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警惕艺考沦为“高雅的腐败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查处吃穿山甲,岂能“因权而异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上班喝牛奶被通报,咋不上天呢
- 【蓬国评论】云南省长的“狠话”究竟有多“狠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丽江到底是“登陆异常”还是“三观异常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通报护士打麻将,是“好人主义”表现
- 【蓬国评论】请吃穿山甲的官员为何“无人认领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嘲讽足浴店火灾死伤者,脑子“进水”了吗
- 【蓬国评论】让“不可描述的天气”来得更猛烈些吧!
- 【蓬国评论】警惕“强拆”变“强盗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宣传“舍己救人”不如提倡“保己救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医生累倒不该点赞该反思
- 【蓬国评论】老师罚家长发红包,连“出发点”都不合格
- 【蓬国评论】治霾刻不容缓,就别“绕弯”了!
- 【蓬国评论】“诈骗之乡”被骂醒了吗?
- 【蓬国评论】骂群众为“烂人”是“有心之失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为“买书加分”教授“赤裸的互利主义”点赞
- 【蓬国评论】为医生配望远镜太有“远见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身份造假“不影响公平公正”?这是“德法双瞎”!
- 【蓬国评论】比“鸳鸯判决书”更可怕的是“以拳凌法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你到底想要多么“纯粹”的孝道?
- 【蓬国评论】聂案不是“里程碑”而是“耻辱柱”
- 【蓬国评论】罗尔“误伤”慈善,慈善“误会”罗尔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早餐会”仍有形式主义“尾巴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冯小刚自比金莲,金莲能答应吗
- 【蓬国评论】林丹最可耻的不是出轨
- 【蓬国评论】“丢书大作战”,一场伪文艺秀
- 【蓬国评论】动辄“医闹”,实为“德闹”
- 【蓬国评论】美国“这么搞”,你就“不知以后怎么讲党课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抵制“医闹”落户,是一场“德闹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鞋子不合脚,不是你想扔就能扔
- 【蓬国评论】动辄“丢脸丢到国外去”,折射文化不自信
- 【蓬国评论】嫌群众手脏的副县长究竟有多脏?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穿警服就为打人”,只是“一时冲动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教师买菜被通报”,别拿“出发点”说事
- 【蓬国评论】警察不出警,岂止是“不规范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呼格案专案组组长获刑,为何无法“大快人心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国足之耻在于不知“耻”为何物
- 【蓬国评论】张靓颖“追求爱情”可以,但别把“亲人”当“路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抓壮丁”式问责何以“长治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房价不降,“奋斗”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
- 【蓬国评论】6平方“鸽笼房”确定是给“人”住的吗
- 【蓬国评论】“夸腿美可免罚”,教官岂可太“任性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将军楼与百姓命,一个都不能“拆”!
- 【蓬国评论】 “不死人不重视”能“倒逼”多少进步?
- 【蓬国评论】“面朝彩虹,路塌人亡”的悲剧还要上演多少回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爱狗人士”岂能成为“法外之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面子•里子•因子•圣子——“喷子”的四张脸谱
- 【蓬国评论】“尽量迟到”的正义是“打脸”的正义
- 【蓬国评论】老虎“猛于人”,但冷漠猛于虎!
- 【蓬国评论】爱就是要“延及坏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教改不能以“形式主义”反对“应试主义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还要死多少人才能换来一扇“逃生门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要“救命”不要“搭命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戴“假面”比用“假钞”可怕
- 【蓬国评论】对生命不幸,起码要有“不理解之同情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取消休假”的病根是“初衷主义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比“玻璃心”更奇葩的是“铁心肠”
- 【蓬国评论】社会救助靠“感动”不如靠“律动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为“诀别猪”抱不平,如此“人道”好糊涂
- 【蓬国评论】司机弃车逃生,莫以“本能”弃“本职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正义从不缺席,也请别“迟到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珍惜羽毛”从“珍视谣言”开始
- 【蓬国评论】校园欺凌频发,教育何时能更走心些
- 【蓬国评论】比“偷情车震”更可怕的是“道德脑震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抵制狗肉节,莫把“霸道”当“人道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文明出游不应“内外有别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最该“劝退”的是对“熊孩子”的关注
- 【蓬国评论】上个厕所扣千元,“有规”就“有理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家长谈“跑道”色变,源于教育“跑偏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警察踢打闯卡司机,执法“有理”也要“有度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正常执法遭拍摄”,究竟谁不“正常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对警察“善行”,勿以其小而不“赞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治理警权“失衡”比“失范”更迫切
- 【蓬国评论】霸州之“霸”,不在“人治”而在“治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高考钉子户”,别让生活“卡带”
- 【蓬国评论】为“示范”而高考,不是“好示范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城管直播执法,“摄像头崇拜”有点过
- 【蓬国评论】扯了律师裤子,碎了法院节操
- 【蓬国评论】为“偷鸡腿妈妈”点赞,一锅糊涂的“鸡汤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容不下修鞋铺,高校就该“高冷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“饿着肚子喊好”不是“好典型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毕业撕书节,撕了谁的脸?
五月 2018
- 【蓬国评论】残疾老人植树万棵,八分感动两分憾
- 【蓬国评论】中国学生哈佛演讲,是鸡汤更是醒药
- 【蓬国评论】罚抄千遍“我错了”,只怪这届学生不行?
- 【蓬国评论】校长冷血“雷语”,“避雷”更需“扫雷”
- 【蓬国评论】失联女生“或涉黄”,“道德审判”当休矣
- 【蓬国评论】“千重山”咬不下文物,但文物保护仍需过“万重山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教师欠薪7个月,有“程序”就“正义”?
- 【蓬国评论】学生“被英雄”,警察“去哪儿”
- 【蓬国评论】要像“扫厕所”一样扫除“唯知识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毒保姆”接连“得手”折射孝道“失守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面对雷洋案汹涌舆情,宜疏导莫“改道”
- 【蓬国评论】雷洋“打飞机”就活该“机毁人亡”吗
- 【蓬国评论】最该讨伐的不是“杀医”而是“杀人”
- 【蓬国评论】“戏比天大”,但“人”比戏大
- 【蓬国评论】让学生写墓志铭,是“刻骨铭心”的生命教育
- 【蓬国评论】“女性专车”不是“善政”是“懒政”
- 【蓬国评论】拷问“孝心”勿忘考量“孝力”
- 世界,您好! 1评论